关于《市数据资源管理局2020年一季度
工作总结》的报告
市政府办公室:
根据通知要求,我局认真对2020年一季度主要工作进行了总结。现将具体情况上报,请查收。
附件:市数据资源管理局2020年一季度工作总结。
芜湖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政务服务管理局)
2020年4月28日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2020年一季度工作总结
2020年,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数字芜湖”建设力度,推进5G试点,加大数据应用与管理,持续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进全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推动芜湖“四个走在前列”。
一、围绕“疫情阻击”,全力做好“五个保障”
1.防控至上,强化数据保障。成立数据专班,通过省、市多个渠道统筹归集各类信息14余万条,认真筛查、核对、去重、研判,形成有效信息5万余条,摸排反馈重点人员信息1.4632万条,构筑“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数据支撑。推出返(来)芜人员健康登记平台,在百度地图、支付宝、微信、皖事通城市令等平台运行,实现“非接触”式查验,有效登记40多万人,核验近30万人。与政务云服务方签订协议,保障24小时在线监测软硬件平台安全稳定运行;所有数据使用,依托政务外网CA实名认证使用数据,保证数据安全。
2.砥砺担当,强化人员保障。数据专班近20余名同志,自年初一以来,一直奋战在防疫第一线,24小时随叫随到,平均每日加班均在5小时以上。成立电话呼叫组,全员参加,每日上午对湖北地区流入、过境芜湖人员信息进行电话核查;目前,已完成1.5万余人次电话核查,为疫情排查提供有效线索。
3.方便快捷,强化服务保障。强化安徽政务服务网芜湖分厅建设,做好网上办事宣传引导;累计接受网上咨询18.8188万人次,办件总量35.7553万件,其中网上办18.1562万件。上线口罩预约购买服务,全市累计口罩预约(含16722家企业)领取总人数109.7187万人,领取总口罩数1594.6297万个。优化“阳光云课”系统,保障全市中小学生“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
4.主动作为,强化大厅保障。严把进口关,所有进入政务服务大厅的人员均落实“安康码”检查和体温测量;严格落实防护,每周向政务服务大厅各窗口单位分发防疫物资,所有值班人员均落实个人防护;强化健康管控,实施工作人员健康“零报告”制度;确保物资供给,局先后13次向上请领各类物资超5万件,5次自主购买口罩、消毒液、橡胶手套、热成像仪等防疫物资近万件,花费近14万元。
5.线上发力,强化线下保障。为做好清明节文明祭扫工作,有效减少人员聚集,切实阻断疫情传播。我局会同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通芜湖市网络祭扫通道,依托“皖事通城市令”APP于3月中旬上线“云祭祀”服务,为市民提供免费网上祭扫服务,平台设有“追思亲友”、“英雄烈士”、“防疫英雄”专区,市民可通过献花、寄语等形式进行在线祭扫。服务上线后,累计访问量103046次,共创建24896个故人空间,为英雄烈士祭奠14620次,为防疫英雄祭奠14349次。
二、围绕“政务服务”,重点推进“五项服务”
1.推进集成服务。全面落实“办好一件事”集成服务,在2019年完成56项“办好一件事”试点任务基础上,进一步选择30个高频热门事项,逐项整合申请材料、表单和流程,实现“一次提交、综合受理、协同办理、统一反馈”,做到“一件事一次办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精品式套餐服务。今年2-3月通过办好一件事模块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集成服务4809件,服务时限和提交材料大幅减少。
2.推进通办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截至目前,政务服务网芜湖分厅发布事项71047项,其中4级全程网办事项65632项,占比92.4%,但仍有311项1级网办事项(均是税务事项),不可以网上申报,正主动与相关省、市部门进行对接。推进智慧审批服务应用,芜湖市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智能审批”系统3月2日正式上线,实行企业设立自动核准登记,实现了企业设立登记7×24小时不打烊服务,截至目前通过智能审批办理企业登记户数为1691户,占全市新设企业总数的68%。
3.推进标准服务。总结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成功经验,积极申报国家级示范项目。将2020-2021年确定为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年”,围绕更高标准、立足更高要求,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加大宣标贯标力度。牵头市直相关部门和有关信息系统研发机构,开展《政务服务网上办事智能自助大厅建设运行规范》等5项标准研制,及时将政务服务和数据信息改革创新成果提炼转化为服务标准。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科大智慧城市研究院(芜湖)等机构合作,积极申报2020年度国家和省标准。
4.推进评价服务。完成市、县(市、区)、镇街、村居政务服务线下评价配套设备招标工作,共采购2200多套评价器,正在协调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组织安装准备工作,确保实现政务服务“好差评”线下评价全覆盖;建立健全差评办件反馈、整改、监督和复核、追评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截至目前,芜湖市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次数超过90万次,好评率99.99%,差评22次,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应”。
5.推进创新服务。按照“线上24小时、线下值班办”目标,2020年1月1日,在全省率先推出“周末便民政务服务直通车”系统,为群众提供周末办事服务,着力提升全天候办事能力。疫情防控期间,便民服务直通车在预约功能,针对群众急需到现场办事提供便捷通道,获得广泛好评。根据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领导组办公室要求,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程代办试点工作,正在制定《芜湖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实施办法》。
三、围绕“数字资源”,注重做好“五个一”
1.打造全市政务“一云”体系建设。积极落实市政府与安徽电信公司合作协议,按照“服务商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协调推进芜湖市政务云服务项目建设,开展前期摸底调研、编制方案、签署《芜湖市政务云服务项目合作备忘录》等工作。完成了高分芜湖中心落户工作,协调高分数据在市发改、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应用,做好高分展示中心建设。协助开展推进超算中心建设,协调市公安局做好视频资源的接入应用工作,推进超算中心非结构化数据的对接应用。
2.不断优化电子政务外网“一网”架构。加快推进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安全防护设备升级改造项目实施,做好项目现场实施各项准备工作。指导各县(市)区按规范开展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开展政务外网摸底统计工作。协调清理市直各部门专线,支持进各部门依托政务外网部署各类业务系统。
3.进一步夯实大数据中心“一数”资源。按照《芜湖市政务数据“一目录三清单”(2019年版)》内容,持续推进全市各部门政务数据资源“应归尽归”,协调税务部门推进归集数据。按照省局要求做好全市政务数据归集编目准备工作。协调推动数据治理平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平台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制定出台。
4.做好全市“一码”推广应用。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广使用“安康码”的工作部署,推动“安康码”在疫情排查、态势研判、复工复产等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作用。3月1日起,正式上线“安康码”系统,在全市各级政府机关、政务服务大厅、公共服务场所等,全面使用“安康码”。会同市金融局、经信局、住建局、商务局等部门联合发文,在全市金融、工业企业、房地产业、商贸服务业等行业推广应用“安康码”。协调市人社局、医保局、卫健委、城市卡公司等部门,推进“安康码”与社保卡、医保卡、电子健康卡等互通互认,努力推动“一码共享、赋码生活”的建设目标。截至4月29日,全市“安康码”累计申领379.7万人,设置核验检查点10425个,亮码通行1751.8万次,共有12234位检验工作人员。
5.积极打造城市服务“一中台”。启动芜湖城市服务中台项目建设,开展项目前期调研、规划、研讨等工作,细化建设思路。积极推进皖事通APP推广应用,围绕民生热点,在交通出行、健康服务、医疗保险、教育服务等领域打造小升初报名、云祭祀等精品服务,提升皖事通的下载量和日活量,推动各类服务在线上平台“应有尽有”,目前皖事通累积总注册量已达898030人。
四、围绕“目标任务”,重点突出“六项工作”
1.完成2019年度考核任务。完成局工作人员2019年度考核,14名公务员、9名事业编制人员、11名劳务派遣人员考核“优秀”,其余人员均“称职”。完成市政务服务大厅窗口2019年度考核,15个窗口被评为优秀窗口。完成2019年度分大厅考核,5个分大厅为评为优秀分大厅。完成市直机关“政务服务满意度”考核以及对各县(市)、区政务服务考核。
2.完成巡察整改任务。根据市委巡察办公室《巡察整改督办函》要求,我局持续抓好市委第八轮巡察整改工作,对14项需持续深化整改问题进行深入整改,46项整改任务,完成44项,其余2项持续推进,圆满完成巡察整改任务。尤其是局“数据清洗比对有局限”问题,经过整改,被巡察办作为整改工作亮点,写入第八轮巡察工作整改报告向市主要领导报告;局巡察整改工作被市巡察办确定为整改工作先进单位,并介绍就第九轮巡察整改单位到我局参观整改工作。
3.深入开展扶贫工作。局6位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均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并走访慰问,与村干部共同研究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采取“以购代捐”方式,主动购买扶贫村大米、油等物资计3600元,帮扶扶贫村经济发展。积极支援扶贫村防疫工作,先后捐赠口罩等防疫物资500余件。
4.推进标准化建设。总结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成功经验,积极申报国家级示范项目。将2020-2021年确定为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年”,围绕更高标准、立足更高要求,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加大宣标贯标力度,着力推动我市政务服务标准化。牵头市直相关部门和有关信息系统研发机构,开展《政务服务网上办事智能自助大厅建设运行规范》等5项标准研制。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科大智慧城市研究院(芜湖)等机构合作,积极申报2020年度国家和省标准。
5.开展信息化项目管理。组织开展2020年全市信息化项目申报、编排工作,会同市财政局按单位申报、内部初审、专家评审、部门会商等程序,共收到31个单位申报的2020年信息化建设项目138个,申报预算约5.9亿元;正式受理信息化项目131个,申报资金约 5.8 亿元;
6.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4月份,按照省、市委统一部署,在局干部队伍中开展以“四联四增”为主要内容的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制定局《关于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的实施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组织集中学习研讨,并积极开展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