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关于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638号提案的答复
省数据资源管理局:
现就民建安徽师范大学支部主委许勇并附议人提出的《关于高质量建设芜湖智算集群的提案》,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一、芜湖集群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统筹调度。芜湖数据中心集群自2022年2月批复成立以来,省市按照国家“尽快启动起步区建设”要求和“高密度、高能效、低碳”标准,统筹推进芜湖集群建设。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成立推进芜湖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芜湖市顶格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和招引专班,建立双周调度机制,举全市之力推进芜湖集群建设。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已累计召开25次芜湖集群建设调度会,研究芜湖集群建设重大事项,扎实推进芜湖集群建设各项工作。出台《芜湖集群起步区总体建设规划》《芜湖集群起步区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指南(试行)》《加快推进芜湖集群起步区建设 打造算力中心城市的工作方案》等文件。以政府令印发《芜湖市促进算力中心城市建设办法》,实施算力立法。
(二)强化要素保障。资金方面,已获得国家、省补助3.4亿元,正在谋划出台“算力券”等相关政策。土地方面,2022年以来新增数据中心产业项目建设用地均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管理,实现“应保尽保”。能耗方面,经省政府同意,针对符合芜湖集群起步区准入要求的项目,由国家、省级层面统筹配置能耗指标,不计入芜湖市已用空间,现已有10个项目能评获得批复。供电方面,规划新建变电站6个、总投资20亿元。网络方面,芜湖市政府与省通信管理局联合成立芜湖市通信发展办公室,正在申报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和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加快提升网络能力,芜湖本地网间时延将由14ms降低至3ms左右、丢包率由0.02%下降至0%。
(三)强化区域协作。围绕算力服务及调度、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领域,携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集群打造长三角合作样板,共同服务区域内算力需求,探索数据要素在枢纽内高效流动,高质量推进长三角枢纽节点建设。以“结对子”方式与中卫、和林格尔等集群构建跨区域算力调度体系,探索开展跨省电力交易、绿证、碳汇交易,推动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运营。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围绕“城市数据场”“城市算力网”等方面立体化推动“东数西算”工程,揭牌成立“数据场研究中心”。与湖州、苏州等城市签署长三角双碳领域数据要素发展一体化合作倡议,着力打造双碳数据要素市场改革全国样板,建立长三角一体化数字文明共建“乌镇对话”合作机制,推动长三角地区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数字产业联动互补、数字科技联合攻关、数字治理高效协同、数字成果互鉴互促。
(四)强化项目招引。成立招引专班,将芜湖集群上中下游产业链重点产业确定为招引工作重点,围绕招商重点企业,积极外出寻找招商机会。制作集群上中下游产业链图谱,招引、培育数据中心产业链,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智算等数字核心产业,在北京、杭州等地召开宣传推介会,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开展敲门行动,推进重点项目签约落地。截至目前,芜湖集群起步区数据中心项目15个、设计装机规模64万架、投资额超2700亿元。参加北京IDC圈大会、数字中国峰会、贵阳数博会、乌镇峰会等,坚持以会招商,力争招引企业落地芜湖。
(五)强化算力布局。积极打造算力中心城市,引导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等多元算力加速集聚,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建设大型智算中心,华为云华东数据中心项目计划年内部署4万张芯片,达成15000P以上智算算力;芜湖集群(润六尺)智算中心1000P算力已正式交付使用;中国电信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首期规划建设3000P智算能力,目前已建成200P;芜湖一体化智算中心建设项目全部软硬件设备实现自主可控,人工智能算力建设规模不低于160P。力争2024年底投产机架规模达3万架,智算超10000P,全面承接长三角经济圈、中部地区算力需求。
(六)强化作用发挥。积极落实国家“数据二十条”和“数据要素×”行动计划工作部署,与吴曼青院士团队在芜湖共同成立“数据场研究中心”。紧抓“东数西算”、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发挥政策优势,建设辐射长三角、影响全中国的数据要素创新高地、数字产业聚集枢纽、数据制度示范特区,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芜湖样板”。出台《关于探索建设数据要素创新示范区的方案》,方案已于2024年3月18日市政府第6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近期正式印发。到2026年底,建成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在示范区域内初步实现以网络化、普惠化、绿色化为特征的国家枢纽节点算力网。引育100家以上的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扎实推进项目建设。聚焦重点项目建设需求,统筹更多资源向数据中心项目倾斜,加快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软通动力、金科运泰等项目开工,推动华为、中科曙光、联云世纪、世纪珑腾等项目建成投产,提升综合算力承接能力。扩大智算供给,加快推进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等项目建设,重点支撑人工智能模型开发、模型训练和模型推理等场景应用。预计到2024年底,新增智算规模11060P,超算规模10P。
(二)强化要素资源保障。围绕数据中心产业链,加大创新主体引进力度,出台“算力券”等激励政策,招引行业龙头企业来芜进行产业布局,延伸数据中心产业链条,提升芜湖集群建设能级。优化数据中心整体供电方案,加快变电站等规划建设,全力保障数据中心项目负荷需求,提升数据中心电力供给便利度。引导数据中心积极使用可再生能源,鼓励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推动提高芜湖集群绿电消纳比重。加快推进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申报建设工作,打通与其他集群的数据直连通道,提高芜湖集群对外连接能力。
(三)推动算力赋能应用。聚焦数字经济产业链上下游,充分利用数据中心算力资源,构建上游产品制造集聚区、中游数据中心发展集聚区、下游数据应用集聚区。推动算力与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芜湖优势产业融合发展。与华为公司合作推进“一底座、四中心”(自主可控数字底座,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数据要素创新中心、数字人才培养中心)落地实施,进一步提升芜湖集群的区域服务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
(四)深化区域联动发展。聚力打造区域算力核心节点,充分发挥芜湖集群起步区的区位优势,建立芜湖集群起步区与长三角枢纽节点跨区域算力协同机制,支持芜湖集群起步区算力企业强化与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企业的合作,协同拓展承接长三角地区外溢的算力需求。深化与西部地区城市合作,推动东部算力需求和西部绿电资源联动调配,加强算力网与电力网协同布局,带动数据中心行业绿电使用率和能效整体提升。
(五)培育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以芜湖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为突破口,挖掘数字化与产业融合点,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促进数字化和产业深度融合。利用芜湖集群算力资源建设数据要素创新示范区,组织算力、数据、算法一体化建设,开放“数据要素×场景”,聚焦医疗、交通、金融等重点领域,打造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示范区,依托自贸区芜湖片区开展数据跨区域流动试点,推动数据赋能产业,促进数据价值有效释放,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芜湖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数字芜湖科
联系电话:2963105
芜湖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2024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