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法治宣传

芜湖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八五”普法规划

发布日期:2023-12-22 08:27 来源:芜湖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作者: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阅读次数: 字体:[    ] 背景颜色:

为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精神,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法律素质和全市数据资源(政务服务)系统法治化水平,保障《芜湖市“十四五”数字芜湖建设规划(2021-2025年)》的顺利实施,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民法典教育为重点,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结合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紧紧围绕芜湖市“十四五”数字芜湖建设规划目标,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局和全系统法治观念,全面推进我市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系统法治化进程,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工作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部署,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分类普法,统筹推进,维护办事群众和干部职工合法权益;坚持服务导向,围绕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主动作为,提升普法服务能力;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把法治实践作为普法过程,养成干部职工法治思维习惯和法治行为方式。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局和全系统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干部职工和各级政务大厅办事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机关、政务大厅窗口、办事群众、干部职工家庭共同参与的法治教育格局基本形成。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
  二、主要任务
  (一)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通过政务大厅、局网站等多种渠道,运用各类媒体和平台,发挥好各类普法阵地作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二)学习宣传宪法。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阐释好“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阐释好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义,阐释好宪法精神。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加强宪法实施案例宣传,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法律的学习宣传。在局全体会议中设置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环节,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尊崇宪法、信仰宪法、维护宪法的思想意识。
  (三)学习宣传民法典。借助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阐释好民法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阐释好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阐释好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培养干部职工和宣传对象的规则意识、权利意识和人格意识。领导干部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推动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宣传民法典。
    (四)学习宣传数据、网络、算力相关法律法规。坚持学好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领域法律法规,大力学习宣传《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安徽省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芜湖市建设算力中心城市促进办法》等法律法规、政府规章,熟练掌握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具体规定。
    (五)学习宣传党内法规。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同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协调。突出学习宣传党章,教育广大党员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在考核党员、干部时注意了解相关情况,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三、工作举措  
    (一)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防护能力,聚焦《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三大数字时代基本法,安排干部职工走进社区进行系统宣讲。通过"条文解读+案例剖析"的形式,深入浅出讲解数据合规处理规范、网络空间行为准则及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边界。针对老年群体特别设置"防诈小课堂",结合仿冒APP、钓鱼WiFi等新型诈骗手段,演示如何设置账户密码、识别可疑链接、关闭过度授权等实用技巧,构筑起全民参与的网络安全防线。
    (二)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联合载体单位、企业及社区志愿者,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形式,开展皖事通有奖问答、线下专题讲座等系列宣传活动,帮助居民掌握实用法律知识,推动民法典从文本走向生活,为构建和谐社区注入法治动能。
    (三)开展大厅在行动活动。为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提升窗口工作人员和群众依法办事意识,聚焦政务服务高频事项中的法律知识,开展大厅普法活动。一是设置场景化普法窗口。在婚姻登记、社保办理、企业注册等高频业务窗口增设“法律提示卡”,简明标注《民法典》《行政许可法》中与业务相关的条款(如离婚冷静期、社保权益、企业合规义务)。二是嵌入式宣传服务。编制《政务服务百问法典》口袋书,梳理“房产过户税费依据”“个体工商户登记规范”等实操问题,方便办事群众阅览。设立“办不成事反应窗口”,解决办事群众疑难问题。三是开展“我为法治献一策”意见征集,通过大厅二维码链接线上问卷,推动普法宣传与政务服务双向优化,助力营造“依法办事、遇事找法”的政务生态。
    (四)开展国家宪法日普法活动。开展“数据赋能法治,服务护航民生”系列活动,如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展示宪法发展历程、宪法与公民权利义务关系等内容;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视频,宣传宪法精神及与政务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大讲坛。提升公众对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增强法治获得感,推动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领域法治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四、工作方法
    (一)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局机关和县市区数据资源管理部门要紧密结合信息化时代发展需要,根据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以及普法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工作,既要兼顾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各项制度,防止形式主义,保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二)及时总结,不断探讨。要不断总结普法宣传经验,要根据不同普法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活动,学习外单位、外地普法先进做法,使法治宣传工作适应时代发展。
    (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要结合本系统工作特点,安排相应的普法教育内容,通过局网站宣传、网络平台宣传、大厅电子屏播报、大厅展板、皖事通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地做好“八五”普法工作。要充分利用局网站法治专栏、法治系列讲座等,大力宣传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利用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八五”普法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把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系统普法教育纳入本部门重点工作。建立健全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听取汇报、工作督导等制度,高位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
    (二)强化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普法教育工作机制。局机关各业务科室、政务服务中心、机关党委要根据分工,履行好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工作义务。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网站的阵地作用,广泛宣传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系统普法工作的典型经验,共同构建全员普法的良好格局。
    (三)完善考评体系。根据年度普法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进一步完善普法依法治理目标管理、任务落实、组织保障、工作成效等评估考核指标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科学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评估考核和激励、奖惩机制,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落到实处。